根據有關單位研究報載指出,茶葉用開水沖泡後形成三種型態物質,一是氣態揮發成份的香氣,二為固態可 溶成份之茶湯,三是固態不溶成份之茶渣。其中影響且能為人類身體所吸收則為茶湯,其主要成份有下列: 一、茶多酚類物質 主要成份有兒茶素 (茶單寧) 、酚酸、花色素、黃酮及黃酮醇等。茶葉中的兒茶素 (澀之源) 在製茶過程中發生 氧化作用產生多種茶多酚的氧化聚合物,例如:茶紅素、茶黃素、茶褐素等,乃為形成茶湯及茶乾色澤的主 要成份。另茶兒素具有苦澀味及收斂性,並影響脂肪酸使茶葉產生香氣,故對茶湯的滋味與香氣都有很重要 的關係。茶葉茶多酚類物質其功效據研究報載指出有下列: 1. 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和抑制脂質過氧化的功能,以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,延緩老化。 2. 能具有改善過敏現象及消炎作用。 3. 仰制血壓、血糖及降血脂作用。 4. 清除口臭及解毒作用。 5. 預防齲齒、牙周病。 6. 抗菌和抗病毒效果。 7. 抗癌及抗突變作用。 8. 抗輻射及紫外線。 二、咖啡因 茶葉中具有咖啡因 (苦之源) 成份,它會與兒茶素產生沉澱物,在冷溫時給合,高溫時分開,稱之為乳化作用 ,此為滋味濃厚品質優良紅茶的特性之一。其功效有下列: 1. 對人體中樞神經有興奮刺激性所以會有提神功效。 2.幫助消化及促進脂肪燃燒。 3. 抗過敏及消炎作用。 4. 強心及利尿作用。 三、茶氨酸 茶葉中茶氨酸 (甘之源) 具有甘甜與鮮爽之味,含量愈多愈好;茶芽嫩梗、高海拔及春、冬兩季茶葉其茶氨酸 含量較多。製茶浪菁時產生香氣,焙火時會與還原醣產生作用,叫梅納反應。對人體腦內神經產生舒緩放鬆 鎮靜的效果,並可加人體免疫力。 四、茶多糖 茶多糖 (甜之源) 其組成有葡萄糖、核糖、木糖、半乳糖及阿拉伯糖等。一般而言,粗老的茶葉其茶多糖含量 愈高,也就說明古老民間偏方用粗老茶醫治糖尿病之說。其功效除降血糖及降血脂外,還有增加免疫機能 、抗血栓及抗凝血等。 五、茶色素 茶葉色素類有花青素、花黃素、葉綠素、類胡蘿蔔素、花黃素等。其中葉綠素有消炎殺菌及促進組織再生功 能,花黃素能抑制癌細胞,並與咖啡因結合減低苦澀味;類胡蘿蔔素更是組成茶葉香與味的色素之一。 六、維生素 茶葉中含有脂溶性維生素與水溶性維生素數十種。其中維生素C 和維生素 P 兩者都具有強化毛細血管之功能 ,且維生素C 有降低膽固醇及解除宿醉的效果;維生素是人類身體維持正常代謝功能所需求之一種物質。 七、有機酸 茶葉中有很多種酸類物質,其中以有機酸含量最多。有機酸能與生物鹼 (例如尼古丁、嗎啡等) 中和變成鹽類 ,易溶於水進而從人體尿中排出體外。茶湯為微弱酸性,但人體胃液的酸度比茶湯強 。 八、其他 如碳水化合物 (單糖類、果膠質、澱粉、粗纖維、半纖維) 及茶皂素等等。
|
---|